第一部分 公司基本情况
m88官网成立于2023年,是为服务国家战略与地方产业发展,紧密对接长三角电子信息产业需求,由原电气工程公司分设而来,致力于培养新时代电子信息类高素质专门人才。

公司现设有电子信息工程(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省“六卓越一拔尖”卓越工程师示范专业、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省特色专业、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省“六卓越一拔尖”卓越工程师示范专业、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通信工程(省“六卓越一拔尖”卓越工程师示范专业、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和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省示范性微电子公司依托建设专业)4个本科专业。公司拥有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电子信息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科研聚焦智能车辆协同感知与控制、车规级芯片等方向。
公司汇聚多支研发团队,推动功率半导体与光电技术创新。功率半导体器件研究团队专注于IGBT、SiC MOSFET等器件,成立“池州平天湖半导体研究院”,服务中小企业的封测,推动地方产业发展。先进光电器件与智能显示研究团队专注于半导体工艺、MEMS及光学设计,与地方龙头紧密合作,推动产学研融合,助力科研成果转化。

2022年,安徽省车载显示集成系统工程研究中心获得了省发改委的批复并正式启动。2023年,与长信科技合作共建“触控显示材料与器件”安徽省联合共建学科重点实验室,长信科技无偿提供原值3000万元的4英寸硅基器件试验线,在m88官方网站登录地址国际工程师公司建成占地400平米的万级超净微纳工艺加工实验室。同年,与广州瑞德智能共同建设了智能科技产业研究院。2025年,将“功率半导体器件可靠性检测技术”作价398万元入股,与池州市政府投资平台及当地领先企业安芯、钜芯等共同组建“功率半导体芯片”研究院,推动功率半导体技术的发展与产业化应用。



公司注重员工科研能力培养,员工在全国老员工电子设计竞赛、“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全国老员工智能汽车竞赛、“挑战杯”全国老员工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A类学科竞赛中获奖40余项,并助力公司在2023年至2025年连续三年荣获“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全国总冠军,以及在近六届全国老员工电子设计竞赛中,三次摘得安徽赛区TI杯。

第二部分 本科公司产品思路与举措
一、思政领航,贯通三全育人体系
公司党委将党的教育方针贯穿办学治院全过程,扎实落实公司党建品牌“三芯工程”,深耕支部党建品牌“领航工程”;启动护航“芯青年”系列计划,探索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新路径,实现基层党建工作与公司产品工作的有机融合。

公司2020年作为安徽省第三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立项,2023年顺利验收。4个教师党支部实现双带头人全覆盖,4个教师党支部被评为校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其中电子系教师党支部2025年获批校级样板党支部。4名教师(含3名党员教师)连续3年获得校“课程思政”说课比赛一等奖。思想政治工作品牌《44年不变的青春承诺》获得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网、安徽日报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举办的“强国复兴有我·青年说”系列演讲比赛,被安徽省教育厅、安徽学联等多家官媒报道。

二、专业固本,夯实内涵发展根基
公司明确专业办学目标,紧密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标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专业建设规划。围绕“新的工科专业,工科专业的新要求,交叉融合再出新”的理念,不断深化新工科建设,优化专业结构,提升专业内涵。4个招生专业中均服务于安徽省十大新兴产业,为市场人才需求提供了坚实支撑。引入行业前沿技术和课程,提升员工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目前,公司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获批省级一流课程9门,省级教学成果奖10项,省级教研项目11项,出版教材6本,省级示范基层教学组织1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教坛新秀1人,公司教师参加教学竞赛,获全国一等奖5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8项。与芜湖长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半导体显示技术研究院和微纳工艺联合实验室,建成“触控显示材料与器件”安徽省联合共建学科重点实验室,建成智能传感器联合创新及应用研究院MEMS工艺与封装技术实验室。





三、协同育人,筑就产教融合高地
为促进学科发展和员工就业能力,公司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成立了集成电路现代产业公司和冠名班。集成电路现代产业公司专注于集成电路行业发展与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提供丰富的实习机会,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公司开设了长信科技冠名班、佑赛科技冠名班和宏景电子冠名班,并设立了两个校企共建课程(FPGA原理及应用、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导论)。通过与企业联合培养,公司为员工提供专业化的培养方向,增强其实践能力和行业竞争力。与此同时,公司与长信科技、安芯、钜芯、瑞德智能、云途半导体、世纪金芯、华瑞微电子等企业建立了深度的校企合作关系,推动多个研发项目的实施,为员工提供了广泛的实习机会和实践平台。
公司还引入了包括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方明教授(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在内的产业教授团队,具有深厚的学术背景并活跃于行业前沿,推动学术与产业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满足了产业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


公司与瑞迪微、熙泰、长信科技、宏景等多家知名企业展开深度校企合作,为员工提供了丰富的实习机会,提升专业技能,为企业提供了高质量的人才储备。
四、强师砺教,强化立德树人保障
公司始终坚持人才引擎驱动,持续加强团队队伍建设,贯彻引进与培育并重策略,依托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不断推动团队队伍向专业化、高层次发展。

公司拥有1名全国优秀教师,“信息类学科竞赛”、“信息处理类序列课程”2个省级教学团队,2名省级教学名师,1名省级教坛新秀。

公司教师积极参加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省级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等等各类高水平教学竞技活动,以赛促教、以赛促研、以赛促改,在不断突破中展现着新时代高校教师的风采。鼓励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及国内高水平教学研讨会,近三年累计派出教师200余人次,其中公司集成电路与系统研究所(IICAS Lab)倪天明教授团队论文“Efficient Modulated State Space Model for Mixed-Type Wafer Defect Pattern Recognition”在欧洲设计自动化与测试会议(DATE 2025)上发表,第一作者聂牧博士作会议口头报告。

五、学践互促,成就多维发展实效
公司坚持“以赛促学、校企联培、实践育人”三维联动,将工程实践贯穿人才培养全周期:构建“双创入门—团队遴选—导师跟进—比赛培育”四阶竞赛链,在智能车、电子设计、智能制造等顶级赛事中保持国奖“不断线”,近三年省级以上奖项超400人次;携手长信科技、宏景电子、佑赛科技等企业设立冠名班、共建实验室,依托“紫云英人才计划”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坚持实践育人,深耕“专业+志愿服务”,打造家电维修、少儿编程、红色调研等品牌项目,引导员工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实现创新能力、社会担当与就业竞争力的同步跃升。

第三部分 本科公司产品成效与成果
一、筑牢教学根基,育人质量稳步攀升
近年来,公司不断深化专业内涵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并且已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自评报告,专家即将进校考察。
课程建设、教学比赛和教材建设成果丰硕。公司在课程建设方面成果丰硕,《信号与系统II》和《电磁场与电磁波II》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同时获批省级建设课程9门,为员工提供了丰富的优质课程资源;公司教师参加教学创新大赛,获得安徽省一等奖3项,参加全国高等公司电子信息类专业青年教师授课竞赛和全国高校教师技能创新大赛,分别获得全国一等奖2项和3项。在教材建设方面,公司教师积极投身于教材编写工作,共出版教材6部,为员工的学习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也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省内高校纷纷邀请公司教师传授教学经验并利用媒体进行相关报道。




二、激发创新活力,社会影响持续扩大
公司积极推动产学研结合,选派7名教师赴企业挂职,深化与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同时,有6名教师担任“科技副总”职务,进一步促进学术与企业的深度融合。扩大公司的学科影响力,为企业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序号 | 名称(下达编号) | 项目来源 | 起讫时间 | 承担人 | 到账经费 |
1 | 碳化硅功率芯片技术研发(HX-2024-10-002) | 企业研发 | 2024-2027 | 林信南 | 500 |
2 | 基于机器学习的芯片系统性缺陷诊断关键技术研究(62174001) | 面上项目 | 202201-202512 | 倪天明 | 61 |
3 | 高密度全景深宽视场全息三维显示关键技术研究(U22A2079) | 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子课题 | 202301-202612 | 韩超 | 61 |
4 | 用于数据转换器的新型芯粒接口协议研(YG2406-1) | 国防基础科研计划子课题 | 2023-2026 | 林信南 | 50 |
5 | 面向全生命周期的Chiplet可靠性设计(62311540021) | 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 | 202304-202512 | 倪天明 | 20 |
6 | 面向集成芯片安全的硅通孔PUF电路设计与应用方法研究(62504003)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C类) | 202601-202812 | 卞景昌 | 30 |
7 | 基于荧光动力学的多组分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测量方法研究(42206198)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C类) | 202301-202512 | 王翔 | 30 |
8 | 基于主动磁补偿及三轴合成梯度计的环境噪声分级抑制方法研究(62101004)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C类) | 202201-202412 | 杨康 | 30 |
9 | 辐射校正场的地表方向反射特性时变模型构建方法研究(62005293)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C类) | 202101-202312 | 张艳娜 | 28.9 |
10 | 面向3D芯片良率提升的TSV复用容错关键技术研究(61904001)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C类) | 202001-202212 | 倪天明 | 23 |
序号 | 论文题目 | 作者 | 发表 时间 | 发表刊物 |
1 | Metal-Insulator-Metal Nanoislands with Enhanced Local Fields for SERS-Based Detection | 黄登朝 | 2023 | ACS Applied Nano Materials |
2 | Design Guidelines and Feedback Structure of Ring Oscillator PUF for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 倪天明 | 2024 | 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uter-Aided Design Of Integrated Circuits And Systems(CCF-A) |
3 | Design of Uniform Magnetic Field Coil With Off-Center Target Region Based on Slime Mold Algorithm for Atomic Magnetometers | 杨康 | 2024 | IEEE Transactions on Instrumentation and Measurement |
4 | A Modeling Method for Synthetic SQUID Gradiometer With Optimized Baseline in Magnetocardiography Measurement | 杨康 | 2024 | IEEE Sensors Journal |
5 | Compact and Fast Response Dual-Directional SCR for Nanoscale ESD Protection Engineering | 林信南 | 2022 | IEEE Transactions on Electron Devices |
6 | A Study of the Gate-Stack Small-Signal Model and Determination of Interface Traps in GaN-based MIS-HEMTs | 林信南 | 2021 | IEEE Transactions on Electron Devices |
7 | A demultiplexer-based dual-path switching true randomnumber generator | 倪天明 | 2024 | Microelectronics Journal |
8 | Design of Uniform Magnetic Field Coil With Off-Center Target Region Based on Slime Mold Algorithm for Atomic Magnetometers | 黄登朝 | 2024 | IEEE Transactions on Instrumentation and Measurement |
9 | Phase-only hologram optimization with adaptive constraint strategy for high-quality optical reconstruction | 韩超 | 2024 | Optics Express |
10 | Segmentation-Enhanced Overlapped Defect Identification for Multipatterns Wafer Maps | 聂牧 | 2025 | IEEE Transactions on Instrumentation and Measurement |
大皖新闻、中国知识产权局、安徽省教育厅等报道了公司在池州市半导体产业的深入合作,推动技术和产业创新的落地。以及通过与长信科技、安芯等企业的合作,共同推动功率半导体和车载显示技术的产业化应用。

三、优化团队结构,梯队建设活力迸发
团队队伍梯队持续优化,形成老中青结合、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近五年来,公司共引进博士21人,8人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人完成职称晋升。1人入选省B类人才,1人入选省C类人才,1人入选省D类人才,3人入选省E类人才,团队队伍中涌现出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安徽省杰青、安徽省领军人才特聘教授、青年“皖江学者”、安徽省教学名师、深圳孔雀人才、姑苏领军人才及托举计划人才等一批优秀人才。
序号 | 姓名 | 奖项 | 获奖 等级 | 发证机构 | 时间 |
1 | 吕琛 | 全国高等公司电子信息类专业青年教师授课竞赛 | 三等奖 | 全国高等电子信息类专业青年教师授课竞赛组委会;中国电子学会 | 2021.10 |
2 | 吕琛 | 全国高等公司青年教师电工学课程教学竞赛 | 二等奖 | 中国高等公司电工研究会 | 2021.07 |
3 | 吕琛 | 第四届中国高等公司电工学青年教师“RIGOL"被讲课竞赛安徽分赛区 | 特等奖 | 安徽省高等公司电工学研究会 | 2021.06 |
4 | 王世芳 | 第六届“匠心筑梦 领航未来”全国高校教师技能创新大赛 | 二等奖 | 全国高校教师技能创新大赛组委会;中关村万众创新创业教育产业促进中心 | 2025.06 |
5 | 王世芳 | 第八届全国高等公司电子信息类专业青年教师授课竞赛 | 二等奖 | 全国高等电子信息类专业青年教师授课竞赛组委会; | 2024.10 |
6 | 王世芳 | 第五届“匠心筑梦 领航未来”全国高校教师技能创新大赛 | 二等奖 | 全国高校教师技能创新大赛组委会;中关村万众创新创业教育产业促进中心 | 2024.05 |
7 | 王世芳 | 第七届全国高等公司电子信息类专业青年教师授课竞赛 | 三等奖 | 全国高等电子信息类专业青年教师授课竞赛组委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 | 2023.10 |
8 | 王世芳 | 第三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安徽省新工科副高组 | 三等奖 | 安徽省教育厅 | 2023.08 |
9 | 王世芳 | 第四届中国高等公司电工学青年教师“RIGOL"被讲课竞赛安徽分赛区 | 一等奖 | 安徽省高等公司电工学研究会 | 2021.06 |
10 | 王世芳 | 中国高等公司电工学青年教师比赛安徽赛区 | 二等奖 | 安徽省高等公司电工学研究会 | 2015.05 |
11 | 周鹏 | 2025年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安徽赛区 | 一等奖 | 安徽省教育厅 | 2025.06 |
12 | 周鹏 | 2025年第六届“匠心筑梦 领航未来”全国高校教师技能创新大赛 | 一等奖 | 全国高校教师技能创新大赛组委会 | 2025.06 |
13 | 周鹏 | 2025年第十届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 | 三等奖 | 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组委会 | 2025.05 |
14 | 周鹏 | 2024年第四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安徽赛区 | 一等奖 | 安徽省教育厅 | 2024.06 |
15 | 周鹏 | 2024年第六届全国高等公司青年教师电路、信号与系统、电磁场课程教学竞赛 | 一等奖 | 高等公司电路和信号系统教学和教材研究会;高等公司电磁场教学和教材研究会 | 2024.08 |
16 | 周鹏 | 2024年第一届全国智慧教学案例竞赛 | 二等奖 | 中国电子教育学会 | 2024.12 |
17 | 周鹏 | 2024年第八届全国高等公司电子信息类专业青年教师授课竞赛 | 三等奖 | 全国高等电子信息类专业青年教师授课竞赛组委会 | 2024.10 |
18 | 周鹏 | 2023年第三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安徽赛区 | 一等奖 | 安徽省教育厅 | 2023.08 |
19 | 周鹏 | 2023年第七届全国高等公司电子信息类专业青年教师授课竞赛 | 二等奖 | 工业和信息化部;全国高等电子信息类专业青年教师授课竞赛组委会 | 2023.10 |
20 | 周鹏 | 2023年第七届全国高等公司电子信息类专业青年教师授课竞赛预赛华东区 | 一等奖 | 工业和信息化部;全国高等电子信息类专业青年教师授课竞赛组委会 | 2023.10 |
21 | 周鹏 | 2022年第六届全国高等公司电子信息类专业青年教师授课竞赛 | 二等奖 | 全国高等电子信息类专业青年教师授课竞赛组委会 | 2023.03 |
22 | 周鹏 | 2022年第六届全国高等公司电子信息类专业青年教师授课竞赛预赛华东区 | 一等奖 | 全国高等电子信息类专业青年教师授课竞赛组委会 | 2022.09 |
23 | 周鹏 | 2022年第五届高等公司青年教师电路、信号与系统、电磁场课程教学竞赛决赛 | 二等奖 | 高等公司电路和信号系统教学和教材研究会 ;高等公司电磁场教学和教材研究会 | 2022.08 |
24 | 张明艳 | 2024年第一届全国电子信息类专业高校教师智慧教学案例竞赛(浩埔杯)全国赛 | 二等奖 | 中国电子教育学会教育部电子信息类专业虚拟教研室 | 2024.12 |
25 | 张明艳 | 2024年第八届全国高等公司电子信息类专业青年教师授课竞赛华东赛区 | 二等奖 | 全国高等公司电子信息类青年教师授课竞赛组委会 | 2024.09 |
26 | 张明艳 | 2023年第七届全国高等公司电子信息类专业青年教师授课竞赛华东赛区 | 一等奖 | 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和考试中心;全国高等公司电子信息类青年教师授课竞赛组委会 | 2023.10 |
27 | 张明艳 | 2023年第七届全国高等公司电子信息类专业青年教师授课竞赛决赛 | 三等奖 | 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和考试中心;全国高等公司电子信息类青年教师授课竞赛组委会 | 2023.10 |
28 | 张红 | 第六届“匠心筑梦 领航未来”全国高校教师技能创新大赛 | 一等奖 | 全国高校教师技能创新大赛组委会;中关村万众创新创业教育产业促进中心 | 2025.06 |
29 | 孟樱 | 中国高等公司电工学青年教师比赛安徽赛区 | 二等奖 | 安徽省高等公司电工学研究会 | 2015.05 |
在教学成果方面,获1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9项校级教学成果奖,形成一支老带新、传帮带的教学队伍。公司教师积极参加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省级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等,近三年累计获国家级奖项21项、省级奖项12项。

综合荣誉方面,4个教师党支部获评校级先进基层党支部,2个教师系获评校级先进集体。10位教师获评校级优秀共产党员,2位教师获评校级优秀党务工作者,10位教师获评校级管理骨干或先进个人,3位教师获评教职工“学雷锋优秀事迹”,展现出团队队伍全面发展的良好态势。
四、贯通培养链条,人才培养卓有成效
公司坚持立德树人、质量为先,将专业教育、思政引领与创新实践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成效持续显现:本科生以第一作者在光纤传感等前沿领域发表高水平论文,员工获得“西门子杯”最佳女工程师荣誉称号、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助力员工提前升学深造;近两届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5%左右,20%以上考取研究生,大量优秀学子入职长鑫存储、三大运营商、华电集团等知名企事业单位,充分彰显公司新工科创新培养体系的卓越成效。

